主条目:北京行政区划史和明清北京城
北京城池平面图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区俗称为四九城,因为北京城区当时的建设格局为“内九外七皇城四”。“内九外七皇城四”是指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,外城有七座城门,皇城有四座城门。
唐代北京归幽州管辖。明代的北京城由大兴和宛平两县分管[2]。
1928年6月,北伐軍攻入北京,乃廢除京兆地方建制,改北京為北平,初設北平特別市,直隸南京國民政府,後改稱北平市,隸屬於行政院。日據時期成立北京市政府,日本戰敗投降後恢復原北平市建制。北平市所轄範圍較之前順天府、京兆地方及今日北京市為小,大致包括今西城区、东城区全境,朝阳区大部、海淀区南半部、石景山区北部和丰台区南半部[3]。
1950年4月18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将北京市全境调整合并为16个区,北京城区分为内外城区,内城区为东单区、西单区、东四区和西四区;外城分为宣武区、崇文区和前门区。1952年,河北省宛平县划归北京市。1956年,昌平县划归北京市。1958年3月7日,将通县、顺义、大兴、良乡、房山五个县区划归北京市。同年10月20日,怀柔、密云、平谷、延庆四个县又被划归北京市。1958年北京市政府进行政区调整,后合并为四个城区,即东西文武四城区[4]。其后随着北京的城市化发展,北京的市区成为八个,简称城八区,含义为城和近郊八区,分别是东城区、西城区、崇文区、宣武区、朝阳区、丰台区、石景山区和海淀区。
在現今北京市市轄區中,东城、西城兩區位於城市的中心區域,管轄範圍也以今二環路以内、清代舊城範圍為主,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区。而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人口的增多和城市范围的扩张,朝阳区、海淀区、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四個近郊區的大部分地區也逐步被認同為市區,於是和原先的兩個城區一起,形成了城六區的概念。並且多数郊县也已先後改为市轄區[5]。规划中北京市城区范围是五环以内,面积约为667平方公里。
截至2009年,北京辖16区、2县,乡级行政区划包括135街道、142建制镇和40建制乡(其中包括5个民族乡)[6]。
2010年7月1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原东城区、西城区、崇文区、宣武区四个区,由原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成立新的东城区,西城区和宣武区合并成立新的西城区。[7] 这样北京市的中心城区合并为两个,城近郊结构就也由以前的“城八区”变为“城六区”。2015年11月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已经批准北京市调整行政区划,密云、延庆两县将撤县设区,至此北京将不再设有以“县”为名称的县级行政单位[8]。
目前的北京城区由六个市辖区组成,称为城六区,此六個區總面積為1377.82平方公里。东城区、西城区属于中心城区,其他四区属于近郊区,其他的10个区则为北京市的远郊区。
县级行政区沿革
编辑
北京市縣級行政區本表為現今北京市所轄的縣份;以深灰色表示者,為曾經建置,後來廢除的市轄區及縣份。
縣名
今地位置
隸屬地、市
備注
東城區
今東城區景山街道
北京市直轄(1949-今)
1949年4月設置第一區及第三區,1952年9月分別更名東單區及東四區,1958年5月二區合併設置東城區。
西城區
今西城區金融街街道
北京市直轄(1949-今)
1949年4月設置第二區、第四區及第五區,1950年6月第四、第五2區合併設置新的第四區,1952年9月分別更名西單區及西四區,1958年5月二區合併設置西城區。
朝陽區
今朝陽區朝外街道
北京市直轄(1949-今)
1949年4月設置第十三區及第十四區,同年6月2區合併設置新的第十三區,1950年6月更名第十區,1952年9月更名東郊區,1958年5月更名朝陽區。
豐台區
今豐台區豐台街道
北京市直轄(1949-今)
1949年4月設置第十六區及第二十五區,同年6月2區合併設置新的第十五區,1950年6月更名第十二區,1952年9月更名豐台區。
石景山區
今石景山區魯谷街道
北京市直轄(1949-1958,1963-今)
1949年4月設置第二十七區,同年6月更名第十九區,1950年6月更名第十五區,1952年9月更名石景山區。1958年5月撤銷石景山區併入豐台、海淀、頭門溝3區。1963年7月設立區級石景山辦事處,1967年8月撤銷辦事處設立石景山區。
海淀區
今海淀區海淀街道
北京市直轄(1949-今)
1949年4月設置第十七區及第十八區,同年6月2區合併設置新的第十六區,1950年6月更名第十三區,1952年9月更名海淀區。
門頭溝區
今門頭溝區大峪街道
北京市直轄(1949-今)
1949年4月設置第二十八區,同年6月更名第二十區,1950年6月更名第十六區,1952年9月撤銷設立京西礦區,1958年5月更名門頭溝區。
房山區
今房山區拱辰街道
河北省通縣專區(1949-1958)→北京市直轄(1958-今)
原為房山縣及良鄉縣,1958年5月合併設置周口店區,1960年1月撤銷設立房山縣,1986年11月撤銷房山縣,設立房山區。
通州區
今通州區北苑街道
河北省通縣專區(1949-1958)→北京市直轄(1958-今)
原為通縣及通州市,1958年5月合併設置通州區,1960年1月撤銷設立通縣,1997年4月撤銷通縣,設立通州區。
順義區
今順義區勝利街道
河北省通縣專區(1949-1958)→北京市直轄(1958-今)
原為順義縣,1958年5月撤銷設置順義區,1960年1月撤銷設立順義縣,1998年3月撤銷順義縣,設立順義區。
昌平區
今昌平區城北街道
河北省通縣專區(1949-1956)→北京市直轄(1956-今)
原為昌平縣,1956年3月更名昌平區,1960年1月復為昌平縣,1999年9月撤銷昌平縣,設立昌平區。
大興區
今大興區興豐街道
河北省通縣專區(1949-1958)→北京市直轄(1958-今)
原為大興縣,1958年5月撤銷設置大興區,1960年1月撤銷設立大興縣,2001年1月撤銷大興縣,設立大興區。[9]
懷柔區
今懷柔區龍山街道
河北省通縣專區(1949-1958)→河北省承德專區(1958)→北京市直轄(1958-今)
原為懷柔縣,2001年12月撤銷懷柔縣,設立懷柔區。[10]
平谷區
今平谷區濱河街道
河北省通縣專區(1949-1958)→河北省唐山專區(1958)→北京市直轄(1958-今)
原為平谷縣,2001年12月撤銷平谷縣,設立平谷區。[11]
密雲區
今密雲區鼓樓街道
河北省通縣專區(1949-1958)→河北省承德專區(1958)→北京市直轄(1958-今)
原為密雲縣,2015年10月撤銷密雲縣,設立密雲區。[12]
延慶區
今延慶區儒林街道
察哈爾省察南專區(1949-1952)→河北省張家口專區(1952-1958)→北京市直轄(1958-今)
原為延慶縣,2015年10月撤銷延慶縣,設立延慶區。[12]
崇文區
今東城區東南龍潭街道
北京市直轄(1949-2010)
1949年4月設置第十區,1950年6月更名第七區,1952年9月更名崇文區,2010年6月國務院同意與東城區合併設置新的東城區。[13]
宣武區
今西城區南白紙坊街道
北京市直轄(1949-2010)
1949年4月設置第十一區,1950年6月更名第八區,1952年9月更名宣武區,2010年6月國務院同意與西城區合併設置新的西城區。[13]
第五區
北京市直轄(1949-1952)
1949年4月設置第六區及第七區,1950年6月合併設置第五區,1952年9月撤銷併入東單、東四、西單、西四4區。
前門區
北京市直轄(1949-1952)
1949年4月設置第八區及第九區,1950年6月合併設置第六區,1952年9月更名前門區,1958年4月撤銷併入崇文、宣武2區。
第九區
北京市直轄(1949-1952)
1949年4月設置第十二區,1950年6月更名第九區,1952年9月撤銷併入崇文、宣武2區。
南苑區
北京市直轄(1949-1958)
1949年4月設置第十五區、第二十三區及第二十六區,同年6月3區大部合併設置新的第十四區,原第二十六區崗窪、溫莊以北地區設置第十八區,1950年6月第十八區撤銷併入第十四區並更名為第十一區,1952年9月更名南苑區,1958年5月與大興縣合併設置大興區。
第十四區
北京市直轄(1949-1952)
1949年4月設置第十九區及第二十區,同年6月2區合併設置新的第十七區,1950年6月更名第十四區,1952年9月撤銷併入西四、東郊、海淀3區。
宛平縣
大台村(今頭門溝區西南大台街道)
河北省通縣專區(1949-1952)→北京市直轄(1952)
1952年9月與第十六區合併設置京西礦區。
燕山區
大台村(今頭門溝區西南大台街道)
北京市直轄(1974-1986)
1974年8月以房山縣的部分行政區域設立北京市石油化工區辦事處(區級),1980年10月更名燕山區,1986年11月撤銷與房山縣合併設立房山區。
歷年統計
编辑
1949年至1999年北京市各級行政區統計列表
年代
縣級行政區
小計
市轄區
縣級市
縣
自治縣
其他
1949年
20
20
-
-
-
-
1950年-1951年
16
16
-
-
-
-
1952年-1955年
13
13
-
-
-
-
1956年-1957年
14
14
-
-
-
-
1958年-1959年
17
13
-
4
-
-
1960年-1962年
17
8
-
9
-
-
1963年-1966年
18
8
-
9
-
1辦事處
1967年-1973年
18
9
-
9
-
-
1974年-1979年
19
9
-
9
-
1辦事處
1980年-1985年
19
10
-
9
-
-
1986年-1996年
18
10
-
8
-
-
1997年
18
11
-
7
-
-
1998年
18
12
-
6
-
-
1999年
18
13
-
5
-
-
2000年至現今北京市各級行政區統計列表
年代
縣級行政區
鄉級行政區
小計
市轄區
縣級市
縣
自治縣
旗
自治旗
特區
林區
小計
街道
鎮
鄉
民族鄉
蘇木
民族蘇木
區公所
2000年
18
13
-
5
-
-
-
-
-
342
127
139
71
5
-
-
-
2001年
18
16
-
2
-
-
-
-
-
299
129
125
40
5
-
-
-
2002年
18
16
-
2
-
-
-
-
-
322
130
141
46
5
-
-
-
2003年
18
16
-
2
-
-
-
-
-
318
131
142
40
5
-
-
-
2004年
18
16
-
2
-
-
-
-
-
273
125
119
24
5
-
-
-
2005年
18
16
-
2
-
-
-
-
-
314
131
142
36
5
-
-
-
2006年
18
16
-
2
-
-
-
-
-
314
131
142
36
5
-
-
-
2007年
18
16
-
2
-
-
-
-
-
322
134
142
41
5
-
-
-
2008年
18
16
-
2
-
-
-
-
-
317
135
142
35
5
-
-
-
2009年
18
16
-
2
-
-
-
-
-
322
140
142
35
5
-
-
-
2010年
16
14
-
2
-
-
-
-
-
322
140
142
35
5
-
-
-
2011年
16
14
-
2
-
-
-
-
-
322
140
144
33
5
-
-
-
2012年
16
14
-
2
-
-
-
-
-
325
143
144
33
5
-
-
-
2013年
16
14
-
2
-
-
-
-
-
325
143
144
33
5
-
-
-
2014年
16
14
-
2
-
-
-
-
-
325
140
144
33
5
-
-
-
2015年
16
16
-
-
-
-
-
-
-
331
150
143
33
5
-
-
-
2016年
16
16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2022年
16
16
-
-
-
-
-
-
-
343
165
143
30
5
-
-
-
①
②
朝阳区
丰台区
③
海淀区
门头沟区
房山区
通州区
顺义区
昌平区
大兴区
怀柔区
平谷区
密云区
延庆区
① 东城区
② 西城区
③ 石景山区